找到相关内容164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禅的意境美学: 以禅艺合流与石涛的一画论为研究的主要对象

    再分风雨四时,明暗高低远近,必似之似似之。[2]   石涛又于《画谱》(《苦瓜和尚画语录》) 提出“笔不笔,墨不墨,画不画,自有我在”的禅画的基本原理,也是“不即不离”在禅的绘画理论中的发挥,石涛说:...。明复法师以为: 画禅一道,从董其昌提倡之后,四众接唱,而真正用以传授心印的则由石涛启其端绪[2]。石涛传世有《画谱》(《苦瓜和尚画语录》)[l]。底下以石涛在《画谱》所提出的“一画论”,就一画论与禅...

    赖贤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84447708.html
  • 家家观世音

    自赞己功;心存善愍而不幸灾乐福;心存法善而不贪恋物欲;心存宽恕而不吹毛求疵。  二、面施:时时保持微笑,不要板起面孔,好像很了不起的样子,也不要扮着满面愁容的苦瓜脸。如有一本书这样写:「你不须花费什么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65248890.html
  • 禅的实际教学方法

    阿卢勒继,娑婆诃!”乃拍手大笑云:“记得也!记得也!”——觅佛不见佛,讨祖不见祖。甜瓜乇蒂甜,苦瓜连根苦。下座。  禅的实际教学方法(七)   作者:   如上所述,禅师们所用各种数学方法的根本原则,系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53350101.html
  • 敦煌新样文殊画稿研究——兼谈新样文殊造像及其相关问题

    腹有子,更须分食。”僧乃愤然语曰:“汝求僧食无厌,若是在腹未生,曷为须食。”叱之令去。贫女被呵,即时离地,悠然化身,即文殊像,犬为狮子,儿即善财及于阗王。五色云气,霭然遍空。因留苦偈曰:“苦瓜连根苦,...

    沙武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54050117.html
  • 佛光教科书:《佛教与世学》(2)

    佛法,将其悟境融入画作。此外,画僧中亦不乏才华横溢者,如临济宗廓庵的十牛图、沩仰宗慧寂的圆相图,两者皆别树一帜,充满无限禅机。明末清初的四大画僧,尤以石涛的《苦瓜和尚画语录》最为著称,以画法阐明佛理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00051958.html
  • 黔南会灯录(2)

    急著精神昼夜耕。且道。耕后如何。甜瓜彻蒂甜。苦瓜连根苦。  上堂。清净比丘。不上天堂。破戒比丘。不入地狱。善哉大施门。诸佛之捷径。汝等要行便行。要住便住。马鞍桥。作不得阿爷下颔。  上堂。不是心。不是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41152493.html
  • 黔南会灯录(3)

      蜀东人。参嵩目和尚印证。  上堂。今朝五月端午。柴门不悬艾虎。时节岂可空过。五毒拈来共煮。明州布袋吃了。咂杀池州鲁祖。好大歌莫莽卤。甜瓜彻蒂甜。苦瓜连根苦。  上堂。元日初升。春回六宇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41152494.html
  • 大日如来的精神与内涵

    “罗汉脚”就是指  孤独、凄凉之意。因罗汉缺福报;所以,通当外显消瘦的苦瓜脸,好  像修行修得很苦。菩萨则不一样,脸长得如满月般的圆满。穿的服饰  是上好的“绫罗”,还配有很多璎珞等美丽的饰品。这代表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012063170.html
  • 太虚法师著:中国佛学(2)

    仰山做饭头。一天他从饭锅蒸气上又见文殊现身,便举饭笟来打说:“文殊自文殊,文喜自文喜,今日惑乱我不得了”。文殊说偈云:“苦瓜连根苦,甜瓜彻蒂甜,修行三大劫,却被者僧嫌”。  沩山、仰山时,闻法得...

    太虚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44665238.html
  • 释戒嗔:戒嗔的白粥馆(4)

    是否有半荤腥的鸡蛋,已经不记得了,但是麻油的香味却时时留存。  生活中苦涩的经历,反而更容易成为回忆,无数次吃面的经历中,能记起的却是那一碗。回忆就像吃苦瓜,入口后时苦,再嚼几次便忘记了。  我还记得...

    释戒嗔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73465401.html